临夏,这座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的古城,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。其中,东乡民谣作为临夏东乡族的文化瑰宝,承载着千年传承,以其独特的生活之声,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。
一、东乡民谣的起源与传承
东乡民谣起源于临夏东乡族,是一种流传于汉、回、东乡、保安等民族之间的民歌形式。它以爱情为主线,多方面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,广泛流传于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中国西北部地区。
东乡民谣的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唱,一代代东乡族人民在田间劳作、节日庆典等场合,用歌声传递着生活的喜怒哀乐。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使得东乡民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。
二、东乡民谣的特点
曲调丰富:东乡民谣的曲调悠扬、高亢、奔放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其曲谱(民间称为“令儿”)有百种之多,广为流传。
语言生动:东乡民谣的歌词语言简练、朴素、生动,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。
演唱形式多样:东乡民谣的演唱形式包括独唱、对唱和联唱,其中以独唱为主。
内容丰富:东乡民谣的内容涉及爱情、生活、历史、传说等多个方面,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。
三、东乡民谣的代表作品
《上去高山望平川》:这首歌曲是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代表作,以河州令为曲调,旋律高亢开阔、自由舒缓,深受人们喜爱。
《尕马儿拉回来》: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,描绘了东乡族人民的生活场景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四、东乡民谣的保护与传承
近年来,临夏州高度重视东乡民谣的保护与传承工作。2006年,东乡民谣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9年,东乡民谣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为传承和发扬东乡民谣,临夏州文化部门在东乡族自治县设立了传习所,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。他们通过教学、演出等方式,将东乡民谣发扬光大。
五、东乡民谣的魅力
东乡民谣作为临夏东乡族的文化瑰宝,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。它不仅是东乡族人民的精神支柱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总之,东乡民谣作为一种具有千年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,以其独特的生活之声,展现了东乡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。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,让东乡民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